2008年10月16日
其實,自己小時不太喜歡這首歌,但是大人們好像都很喜歡。那時印象較深的是黃清原在早期黑白電視上演唱這首歌(黃當時的名曲還有《曼莉》,其獨特的唱腔,被稱為"哭腔"派的祖師)。唯記得的是他“左三年,右三年”那一句,感情豐富,非常的激情(略顯氾濫),而少了一種默默的含蓄.也許就因為如此,就不是喜歡這首歌。“左三年,右三年”變成了小朋友之間的笑話。
這首歌不好唱,不是一般的歌手能夠掌握的好。歌曲表達一種無奈,一種盼望,一種幽怨,一種對時光流逝而不能如願的傷感。歌曲原來是五十年代電影《一夜風流》的插曲,講的是丫環愛上少爺的故事。這戲我沒看,但是能想像。丫環身分原來就比少爺低,還能盼望甚麼,在當時的社會怎麼說都是高攀。縱然是“左三年,右三年”纔見上一面,也不可能如妻子那樣的理所當然的責備。後來結局不知如何,但是還有另外一首插曲《恨不相逢未嫁時》則可想而知。
開始喜歡這首歌是因為蔡琴的《老歌》專輯。這專輯是經典,再也找不到類似這樣的作品。編曲,配樂,錄音,演唱,都是一絕。這首歌緊扣自己的心旋是那過門-小提琴聲帶一點的幽怨,一點的落寞,加上旋律的優美,覺得能夠媲美《梁祝小提琴協奏曲》-《樓台會》一段。然後就是那“左三年,右三年”那一段的旋律,微微淡淡的開展,不溫不火,接下來放緩,漸漸小聲,帶一種無奈。蔡琴的聲音出現了:
想得我腸兒吋斷,望得我眼兒欲穿
好容易望到了你會來,算算已三年
想不到纔相見,別離又在明天
這一回你去又幾時來,難道又三年?
在網上有人這麼的形容-蔡琴是為了老歌而出現(如北條時宗是為了蒙古來襲而來的)。那一句“左三年,右三年”收放自如,圓潤無間斷,一氣呵成。呈現出一個成熟等待的女人的含蓄,無奈和幽怨。如一杯醇酒,聽了聽了,不知不覺就醉了。
後來,聽到了原唱者李香蘭,驚為天人。對李香蘭可說是著迷,她那聲音和咬字特別有韻味,高音處理自然,帶一點嬌柔但不是造做,是比較貼近那丫環的心聲。李香蘭是受過正統的聲樂的訓練,有位著名的白俄女高音老師。李的事跡和其他歌曲以後再說。有機會K歌時,自己若選這首歌,唱法和咬字必定是受了李的影響。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CL061nPcA8
陳百強也曾唱了粵語版的,當然歌詞完全不同,效果還可以。
無論如何,這還是一首女性的歌,帶一種女性的執著,盼望,溫柔和犧牲。這是男人無法掌握得到的一種微妙的情感。
左三年,右三年,這一生見面有幾天
橫三年,豎三年,還不如不見面
明明不能再留戀,偏要苦苦纏綿
為甚麼放不下這條心,情願受熬煎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